(通讯员 董荟楠)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要求,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1102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红足1世666814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展开深入学习与研讨。形策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董荟楠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首先有副院长张桂芳系统解读《管理办法》核心要点,结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文件精神,强调思政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她指出,此次修订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等时政热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着力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之后,在专题研讨环节,教研室成员立足《形势与政策》课程特色,分模块展开深度交流:
1.课程思政创新:艾萍副教授提出“案例库共建共享”机制,建议结合区域发展典型实例设计教学专题;
2.实践教学优化:董荟楠老师从“行走的思政课”视角,提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方案;
3.考核评价改革:汪佳琪老师针对《管理办法》中“过程性评价”要求,设计“专题论文+课堂辩论+社会实践”多元考核体系;
4.数字化转型路径:郑欣老师结合学校智慧教育平台,演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场景设计方案。
最后,董荟楠主任进行会议总结,强调持续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为学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支撑。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思政“金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