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永娟)2025年3月13日下午,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与概论”教研室在综合楼601召开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聚焦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会议由张磊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邱雨菡老师和邱思雨老师分别就《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教学内容脉络和备课经验进行了详细分享。邱雨菡老师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历程为导入,阐明了过渡的必要性,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阶段而非独立社会形态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次介绍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依据,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邱思雨老师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意义体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此外,她还探讨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强调了其对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后,李纪明、俞娜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他们认为三大改造的必要性不仅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为了工业化打下基础,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的重要性,即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这标志着经济基础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而影响上层建筑。两位老师还提到了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性,以便更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最后,张磊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新教师们要在理解教材内容上下功夫,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挖掘更多相关素材,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