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舒媛)2025年2月20日下午13:00外语楼224,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和纲要”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由涂婷老师主持,全体教研室教师参加。会议分为主讲教师授课经验分享、集体讨论和教学指导三个环节,本次备课会的主讲教师为冯菲老师和涂婷老师。
会上,首先由冯菲老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六“合作与决裂”进行了授课内容梳理和教学思路分析,包括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国民革命的失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内容,提出教师在讲授章节知识时,应与实践教学结合,可结合自身实地研学经历,注重融入式、渗入式地实践育人。
随后,由涂婷老师对专题七“全民的抗战”进行教学脉络梳理和授课内容讲解,包括日本的入侵及全民族抗日政策的确立、全面抗战的实现、抗战的胜利及意义等内容,指出对日本侵华的背景、条件和原因,教师授课前应详阅史实材料、认清实质,在教学时务必对全面抗战的过程、意义、影响等方面分析透彻。在讲解知识点时,注意结合地图教学。
接着,在集体讨论和教学指导环节,老师们根据具体授课经历,提出自己的教学反馈、反思和建议。其中,涂婷老师着重强调备课的重要性,尤其青年教师备课要充分,态度要认真和积极,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加强理解,方能将知识点讲深、讲准、讲透。陈宝兴老师指出,在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国共合作的由来,党的建军原则、红色政权的建设、人民战争的理解、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等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厘清历史脉络、扣住《纲要》课程性质,把握和加深对中国革命道路主线、主流与实质的认识。
本次集体备课会,对于进一步完善《纲要》课程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夯实教学内容、梳理教学脉络、厘清教学思路,起到了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为在今后实践教学中,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